让洁净钢更洁净
我们一直在努力

首钢2020年一季度炼钢成本降低7000万

masterhu阅读(557)

越难,越要精精益求精。

现如今,疫情的到来对企业的经营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危与机。抓住机会,尽力把疫情对企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为企业未来的转型发展垫石铺路,是当前企业的重中之重。

从前三个月数据上看,北京市属国企首钢股份,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第一季度炼钢成本降低7000多万!

首钢股份是怎么做到的呢?

答案就是:做实精益管理,推进成本打开、固废回吃、增加出钢量、提高金属收得率等多项措施落地,大幅降低了吨钢成本,炼钢成本也随之降低。

欲知为何,且听下文分解。

聚焦核心 突出抓好钢铁料消耗

钢铁料占炼钢成本的80%,作业部针对降低钢铁料消耗制作了详细的作战计划,精准把握钢铁料的每一个细微数据。

一季度钢铁料消耗较以往降低8.1千克/吨,离不开炼钢成本专业人员加强与相关专业和部门的配合。他们之间完美的配合实现了600吨磅道与高炉炉下称的准确对比,做到了铁水供应的源头数据管控,同时并制定专项跟踪完善方案。

一季度配吃自产废钢8万多吨;一季度渣钢渣铁共配吃5.9万吨,炼钢工艺组专业提高了自产废钢的配吃量。为了消除疫情造成的废钢供应紧张的情况,他们勇于打破固有思维,克服了IF钢、硅钢品种多的限制,增加了内部废钢的配吃品种和配吃方式。

优化调整铸机叉臂倾动角度,减少剩钢量,提高金属收得率,是生产技术室、设备管理室、一炼钢炼钢、一板坯作业区四方合力取得的硕果。一炼钢板坯作业区存在着金属料偏高、钢包剩钢量偏大等问题,这“四方”合作发力,条分缕析,逐一排查和解决各个制约因素。他们通过系统分析调查铸机叉臂水平度与剩钢量的关系,研究不同倾动角度对剩钢量影响,分析出了最佳倾动数值。

做大蛋糕 持续产线制造能力

一季度,炼钢作业部通过挖掘设备运行潜力、优化生产组织方案、柔性连浇技术应用,在4#转炉炉役期间,成功组织第三次“3+1”生产组织模式(一炼钢3座转炉加二炼钢一座转炉),参战人员积极克服疫情管控、生产任务重、品种复杂、物流不畅等各种不利因素,日均产量较前次“3+1”大幅增加。

为了增加转炉出钢量来提高产量,作业部通过对转炉出钢工作的管控和激励,生产技术室炼钢和成本专业每日坚持日清日结,通过视频会议督导岗位完成转炉目标出钢量,在相关专业和作业区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开展了钢包减重、增大钢包容量,攻克了剩钢量增大、装入量波动、钢包净空小精炼处理困难等多个难题。

精准发力 全员降本形成热潮

炼钢作业部深入开展各种物料的市场化工作,积极搭建优质的供应平台。作业部还通过成本打开深入挖潜,从部长到一线职工每个人都拿出了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降本增效中来。作业部组织各作业区专业统计每种机物料消耗,由公辅作业区定期公示,根据库存、现场操作及时调整各种物料的用量、制定和优化各种物料的使用方案,确保每一把铁锹、每一把扫帚、每一颗螺栓都做到物尽其用。

一炼钢炼钢作业区通过积极组织配吃渣钢、渣铁,有效降低了入炉金属料成本。二炼钢精炼作业区通过一线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岗位自主修复真空室密封圈。

每月使用量由12根降低到6根,每月节约费用近3万元

公辅作业区开展除尘灰回吃,一季度除尘灰替代脱硫剂,降低脱硫剂成本70余万元

设备管理自修备件67项、145件,节约金额104.5万元,利库利旧节约费用20万元,持续开展板坯后部液压站自主检修,一季度节资12.9万元

(编辑|叶子 小力)

宝钢的洁净钢生产技术

masterhu阅读(498)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工业对钢材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这一要求,洁(纯)净钢技术研究也越来越成为钢铁冶金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宝钢从引进之初,就十分注重洁净钢厂的建设。特别是九十年代初以来,宝钢依靠科技进步,着手研究开发纯净钢冶炼技术,目前已形成批量生产纯净钢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

超低硫钢生产技术

铁水脱硫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脱硫方法,在工业生产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宝钢曾先后采用了混铁车(CaO系、CaC2系脱硫剂)和铁水包(Mg系脱硫剂)两种脱硫方式。当铁水原始硫为150~300ppm时,脱硫后铁水硫含量最低可达10~30ppm的水平。

众所周知,转炉的脱硫能力是相当有限的。特别在铁水原始硫含量很低的情况下,由于入炉的石灰、废钢等炉料带有较高的硫,往往出现转炉过程回硫现象。一般来说,仅靠铁水预处理要稳定生产硫含量小于30ppm的钢是有困难的。因此,在转炉出钢后对钢水进行炉外脱硫势在必行。

宝钢相继开发了三种钢水炉外深脱硫工艺,其基本特征如下:

RH处理过程加入脱硫剂方式(方式A):开发高效CaO-CaF2系脱硫剂,通过RH合金溜槽将脱硫剂加入真空室;脱硫处理的炉次尽量控制转炉下渣量,并对钢包顶渣进行改质处理,使其具有高碱度和低FeO含量。

RH处理过程喷粉脱硫方式(方式B):开发CaO-Al2O3系预熔型脱硫粉剂;采用低枪位操作,以使粉剂能充分进入钢水循环;处理前对钢水和钢包渣进行充分脱氧,以提高脱硫效率。

LF炉深脱硫方式(方式C):开发钙铝系合成渣剂,优化渣脱氧制度;优化钢包底吹氩模式;对于深脱硫钢,为强化渣钢界面的脱硫反应,采用强搅拌方式。

上述三种脱硫方式的效果对比如下:RH处理过程脱硫(方式A、方式B),其脱硫率均在40%左右,脱硫效率并不高。此类工艺作为一种钢水脱硫处理的补充手段,以降低钢种的保留率是比较合适的。其具有占用工位时间少,增氮量小的优点。而LF炉深脱硫工艺具有很高的脱硫效率,平均脱硫率达87%,在原始硫含量并不很低的前提下,脱硫后可使钢水硫含量稳定达到10ppm以下,为超低硫钢的生产提高了有力保证。

低磷钢生产技术

钢中磷过高,在凝固时会产生严重的偏析而导致产品脆裂。对于高级管线钢则需要将磷降至100ppm以下,而对于在极寒冷地区使用的管线钢,为防止冷脆,甚至需要将钢中的磷含量控制在50ppm以下。宝钢相继开展了如下的工艺试验:

铁水三脱+转炉小渣量(渣量指数为0.3)冶炼工艺(方式A)

铁水脱硫+转炉大渣量(渣量指数为1.0)冶炼工艺(方式B)

铁水三脱+转炉大渣量(渣量指数为1.0)冶炼工艺(方式C)

转炉预处理脱磷+脱碳转炉中渣量(渣量指数为0.6)冶炼工艺(方式D)

上述4种不同脱磷工艺效果如下:采用三脱铁水少渣量工艺的转炉终点平均磷含量为120ppm;采用通常脱硫铁水的大渣量工艺的转炉终点平均磷含量为100ppm;采用三脱铁水大渣量工艺的转炉终点平均磷含量为66ppm;而采用转炉脱磷预处理铁水+脱碳炉中渣量工艺转炉终点平均磷含量达到58ppm,由此可见,方式C、方式D均为生产超低磷钢的有效工艺。

低氧钢生产技术

在钢中氧含量过高,则角状夹杂物及宏观夹杂物增多,易于发生脆性断裂,而且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过多也影响钢表面质量。

宝钢主要针对IF钢,开展了一系列旨在降低全氧含量,减少夹杂物和防止卷渣的研究,在生产中所采用的措施包括:

采用挡渣出钢,要求使钢包渣层厚度≤70mm。

钢包渣改质:出钢时向钢包表面加入改质剂,降低渣的氧化性。

控制RH中F[O]浓度和纯脱气时间。

采用中间包纯净化技术。

为了防止结晶器保护渣卷入,采用不易卷入的高粘度保护渣。

在连铸操作方面,保持适量的Ar气吹入量和维持结晶器液面稳定。

低氮钢生产技术

钢终氮对冷轧板的深冲性能影响极大,为使冷轧板保持良好的加工性能,钢中的氮含量应尽可能降低;钢终氮含量过高将导致时效硬化、硬度增大而延展性变差。

一般来说,因为RH脱氮能力有限,特别在低氮范围(氮在50ppm以下),脱氮反映几乎中止。因此,降低转炉吹炼终点氮含量和避免钢液增氮是降低钢水的主要措施。

(1)转炉低氮冶炼工艺

从控制入炉原料和吹炼工艺里两方面入手,宝钢开发了转炉低氮吹炼模式:其措施包括控制铁水氮含量和入炉铁水比,优化转炉造渣和吹炼制度等。在采用转炉低氮吹炼模式后,停吹氮可控制在15ppm以下。

(2)防止钢水增氮技术

不同出钢方式对钢水增氮影响很大,氧化状态出钢有利于减少增氮。

板坯连铸中,最大的增氮一般发生在钢包和中间包之间。为此,宝钢除采用中间包覆盖剂覆盖钢水外,在钢包和中间包之间采用长水口,并在钢包水口和长水口连接处采用Ar气和纤维体密封。采用上述措施后可使浇铸过程中的增氮量控制在1.5ppm以内。

通过上述措施的应用,目前宝钢可批量生产[N]≤20ppm的低氮钢。

超低碳钢生产技术

(1)RH脱碳技术

RH脱碳技术主要包括两点:

RH脱碳前最佳成分控制,使之处于最佳范围;

加速RH脱碳技术。

(2)防止钢水增碳技术

经RH脱碳处理的超低碳钢水,一旦脱氧后,就极易增碳。在不少场合,增碳是导致钢水成分出格,成品降级的主要原因。在导致钢水增碳的诸多因素终,炼钢辅材和耐材中含有过量的碳是重要原因。宝钢在此两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

开发了高碱度中间包覆盖剂,该覆盖剂具有含碳量极低的特点,有利于减少钢水增碳;

采用低碳高粘度保护渣。降低保护渣中的碳含量(特别是游离碳含量)是避免超低碳钢水增碳的直接、有效方法。此外,适当提高保护渣年度,渣耗降低、液渣层增加、液层中碳向钢液面扩散速度将降低。因此提高保护渣粘度对防止增碳是有利的;

采用无碳钢包耐材。钢包耐材对钢水增碳的影响是巨大的,宝钢所开发的钢包无碳包底浇注料和钢包无碳渣线浇注料不对钢水造成增碳。

宝钢的纯净钢水平

宝钢在纯净钢生产单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以超低碳IF钢和X系列管线钢为对象钢种进行联动试验,开发了批量生产纯净IF钢、管线钢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旨在带动宝钢纯净钢综合控制水平进步,增强产品竞争力。通过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宝钢目前的产品特别是管线钢和IF钢的有害元素含量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取样分析表明,铸坯中夹杂物直径小于50μm的99%以上,洁净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如何建立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平台-刘 浏

masterhu阅读(508)

如何建立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平台
刘 浏
(钢铁研究总院, 北京 100081)

作者简介:刘 浏(1951—), 男, 博士, 教授; E-mail:liul@cisri.com .cn ; 收稿日期:2009-09-23
作者介绍访问本站洁净钢专家专栏中介绍:
刘浏-钢铁研究总院总工程师

摘 要:根据洁净钢的定义, 阐明了建立洁净钢制造平台的重要意义, 分析对比以铁水“三脱” 预处理为基础的洁净
钢生产新流程和以炉外精炼为主体的传统流程的技术指标。 讨论了传统洁净钢流程中存在的炼钢回硫、低碳脱
磷、脱氧与夹杂物控制和强还原精炼等 4 项基本矛盾, 并讨论其对洁净钢生产成本和能耗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
出建立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平台应重点研究解决全量铁水“三脱” 预处理、少渣冶炼、高碳出钢和真空碳脱氧以及改变夹杂物上浮方式等 4 项关键技术。
关键词:洁净钢;转炉;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
中图分类号:TF 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49-749X(2010)01-0001-09
A Proposal to Establish a Platform for Manufacturing High-Efficiency and Low-Cost Clean Steel
LIU Liu
(Central Iro n and S teel Resea rch I nstitute , Beijing 100081 , China)
Abstract:Acco 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clean steel, a g rea t sig nificance in establishing a clean steel manufacturing platform is clarified.The technical index of new pr oductio n pro ce ss of clean steel based on ho t me ta l pretreatment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w ith that o f traditional pro ce ss of taking seco ndary refining as main body .I n traditional process, there are fo ur ba sic co ntradictions such as resulfurizatio n, de phospho rization in melting low carbon steel,deo xidizatio n and inclusion contro l, and stro ng reducing refining , w hich hav e an influence o n production co st and e nergy co nsumption .To so lve there pr oblems, a platform fo r manufacturing hig h-efficiency and low-co st clean steel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e platform must focus on full ho t me tal pretr eatment , le ss-slag smelting , high-carbon taping, vacuum car bo n deox idization and chang e of inclusio n floa ting , and so on .
Key words:clean steel;converte r;ho t metal pret reatment;seco ndary refining

洁净化是现代钢铁材料发展的主要潮流, 洁净钢生产是当代炼钢技术发展的重大方向 。欧美国家采用传统流程生产洁净钢 ,其特点是以炉外精炼作为控制钢水洁净度的主要手段, 采用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冶炼—炉外精炼工艺。日本开发的洁净钢生产新流程强调采用全量铁水“三脱”预处理工艺 ,实现转炉少渣冶炼 , 通过铁水预处理控制钢水洁净度 , 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标 。
目前 ,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钢铁业进入萧条时期,如何降低洁净钢制造成本 、降低能耗和减少制造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成为今后全球钢铁业市场竞争的焦点 。为此,迫切需要建立起高效低成本洁净钢生产技术平台。
1 洁净钢与洁净钢制造平台
“洁净钢”最早由欧洲学者于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 ,专指通过严格控制钢中夹杂物提高钢材强韧性和塑性的工艺方法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学者进一步提出“纯净钢”的概念 , 将钢中夹杂物与杂质总量结合起来,并定义 ∑w(S +P +N +TO +H)≤100 ×10-6的钢为纯净钢, 同时提出建立大批量、低成本、稳定生产纯净钢的技术平台 。
必须指出 ,洁净钢或纯净钢并非特指某一类具体的钢种,而是代表实际生产过程中控制钢水洁净度所能达到的工艺水平。因此, 洁净钢不是一个钢种的概念,而属于生产工艺范畴 ,反映出洁净钢具体的生产工艺和制造水平 。
表 1[ 1] 给出日本学者 20 世纪80 年代末和90 年代初对 21 世纪国际洁净钢制造水平的预测及其现实所能达到的工艺水平。从表中可以看出 ,当时对钢水 w([ C] )的预测水平为(4 ±0 .2)×10-6, 而实际上已能稳定生产 w([ C])≤3 ×10-6, 超出预测水平 。这主要得益于真空精炼中进一步扩大界面反应速度所取得的工艺效果。表中 w([ S] )和w([ O] )的实际水平与预测水平基本相近,但[ P] 和[ N] 的制造水平尚与预测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说明这些元素
的提纯工艺仍需进一步研究开发 。

国内习惯采用“洁净钢”反映生产过程中钢水洁净度的控制水平 ,从表 1 可以看出国内洁净钢制造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建立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平台其目的就是要优化洁净钢冶炼和精炼工艺, 在提高钢水洁净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洁净钢制造成本。
2 两种洁净钢制造流程
2 .1 传统流程
传统洁净钢制造流程如图 1 所示 , 主要采用铁水脱硫预处理 —传统复吹转炉冶炼 —LF 炉精炼与RH 真空精炼 —全连铸生产工艺, 可以生产出高洁净度的钢水 。但由于工艺流程长, 生产工艺和原辅材料的波动造成钢水质量不稳定;钢水提纯主要依靠炉外精炼 ,造成能耗高、成本高 、CO2 排放量高。
2 .2 日本新流程
日本学者认为:传统洁净钢生产流程存在着生产成本高、能耗高、CO2 排放量大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缺点。为改进这些缺点, 提出采用“ 分阶段冶炼”工艺 。经过 20 年的发展完善, 形成了洁净钢制造新流程,如图 2 所示 。其特点是采用高炉低硅冶炼和铁水脱硅预处理 ,严格控制硅含量—全量铁水“三脱”预处理 —转炉少渣冶炼 —高碳出钢和 RHKTB 热补偿—全连铸工艺。

新流程的主要技术优点:
1)减少渣量,比传统流程减少渣量 40 %~ 60 %;
2)缩短转炉冶炼周期 30 %~ 50 %;
3)减少吨钢铁耗 15 ~ 20 kg ;
4)减少吨钢铝耗 1 .5 ~ 2kg , 对不同钢种可降低铁合金消耗 3 ~ 10 kg 。

2 .3 两种流程的比较
表 2 给出传统洁净钢流程与日本洁净钢生产新流程的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新流程转炉钢水的洁净度明显高于传统流程 ,而生产效率 、消耗指标和生产成本均比传统流程降低 ,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竞争力。

表 2 传统洁净钢流程与日本洁净钢生产新流程的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between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Japanese new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lean steel

3 传统流程的基本矛盾
传统洁净钢生产流程中存在着炼钢回硫、低碳脱磷 、铝脱氧与夹杂物控制及强还原精炼 4 项基本矛盾 ,是造成洁净钢生产不稳定、能耗高、成本高和CO2 排放量大的重要原因。
3 .1 炼钢回硫
炼钢回硫是传统洁净钢生产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仅造成钢水质量波动 ,而且大幅度增加生产成本 。炼钢回硫的主要原因如下。
1)铁水硫含量低, 回硫趋于严重。铁水脱硫预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条件 ,渣钢间硫分配比超过1 000 , 目前可以稳定生产 w([ S] )≤20 ×10-6的低硫铁水(如 K R 法)。
2)转炉炼钢过程使钢水和炉渣氧位升高, 渣钢间硫分配比降低到 2 ~ 5 ,如图 3 所示, 钢水易被炉渣污染造成回硫。如石灰 w([ S] )为 0 .02 %, 铁水w([ S] )为 20 ×10-6 时转炉冶炼终点与炉渣中石灰带入的硫平衡的钢水 w([ S] )为 40 ×10-6,回硫率100 %。说明生产超低硫钢石灰硫的质量分数必须小于等于 0 .01 %,否则就会污染钢水,形成回硫。

 

炼钢回硫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 ,主要表现为:
1)要求大幅度降低废钢 、石灰和其他原辅材料的硫含量 ,增加生产成本 ;
2)需采用 LF 炉二次脱硫 ,增加脱硫成本;
3)LF 炉脱硫生成大量 Al2O3 二次夹杂 , 难以碰撞聚合 ,上浮分离 。
3(CaO)+3[ S] +2[ Al] =3(CaS)+(Al2O3)
提高渣钢间硫的分配比是抑制转炉炼钢回硫的技术关键。如表 3 所示 ,在铁水脱磷预处理过程中,采用低氧位脱磷工艺 , 适当提高炉渣碱度和降低渣中 TFe 含量 ,渣钢间硫的分配比提高到 20 ~ 30 , 可抑制炼钢回硫。

3 .2 低碳脱磷
低碳脱磷是转炉炼钢的主要特征 , 为了保证脱磷,要求提高钢水氧位, 使钢渣过氧化 。

如图 4[ 2] 所示,随着终点[ C] 的降低转炉渣钢间磷的分配比提高,增加底吹喷嘴数量(提高喷嘴出口线速度)有利
于提高渣钢间磷的分配比 。
造成转炉低碳脱磷的技术原因是:
1)[ C] 高时 ,氧传质决定熔池碳氧反应, 熔池氧位低 ,难以保证脱磷所要求的氧位 ;
2)吹炼中期难形成高碱度炉渣 ,抑制了脱磷反应;
3)终点温度高 ,降低了渣钢间磷的分配比。低碳脱磷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1)反应温度高造成脱磷效率低 ,渣量大 ,如表 4所示 ;
2)钢水过氧化 , 无法实现高碳出钢, 增加了脱氧铁合金成本和去除夹杂物的困难 ,如图 5 所示;
3)脱磷铁耗高 ,脱磷成本大幅度提高。

解决措施是采用铁水脱磷预处理工艺, 提高脱磷效率;采用低 FeO 渣脱磷工艺 ,降低铁耗 ,同时可抑制脱磷预处理过程中半钢增硫 ;严格控制铁水硅含量,减少渣量。
3 .3 铝脱氧与夹杂物控制
铝强化脱氧是传统流程采用的最主要脱氧方法,可以保证钢水的洁净度,但也带来了夹杂物控制的难题。

采用铝脱氧后产生大量 A l2 O3 夹杂难以上浮去除 ;精炼过程中铝不断还原渣中 FeO 、SiO2等杂质,不断产生零星的 Al2O3 二次夹杂, 难以聚合,上浮困难;铝脱氧降低了钢水流动性, 需采用钙处理 工艺 。如 图 6 所示, 控 制钢 中 w ([ Ca] )/w([ TO] )大于等于 2 才能保证形成球状氧化物, 利于上浮去除。

传统流程中控制钢中夹杂物常采用的工艺方法是:
1)出钢大量用铝沉淀脱氧;
2)精炼过程采用铝扩散脱氧 ,降低炉渣氧位 ;
3)采用高碱度 、高铝钙比渣系提高炉渣吸附Al2O3 夹杂的能力 ;
4)为保证夹杂物充分上浮需采用长时间弱搅工艺 ;
5)为保证钢水流动性 ,需要进行钙处理;
6)完成以上工作 ,大幅度增加了钢水精炼成本。
解决措施是尽量避免钢水过氧化, 减少铝加入量 ,提高铝脱氧的收得率;尽可能采用真空碳脱氧工艺 ,减少 A l2 O3 脱氧产物对钢水的污染;改变 A l2 O3上浮机制,缩短弱搅时间;优化钙处理工艺 。
3 .4 强还原精炼
为了保证钢水脱硫和控制钢中夹杂物形态 ,降低钢水氧位, 传统洁净钢流程常采用 LF 炉进行强还原精炼,保证钢水洁净度 。
强还原精炼带来的主要技术问题如下 。
1)铝消耗高 ,需要用大量铝脱除钢水和炉渣中的氧。
2)为降低钢中 TO 需用铝还原渣中 SiO2 ,提高炉渣碱度。
3)为改变夹杂物形态需采用高碱度、高 A l2 O3渣系,增加渣量。
4)铝脱氧产生的大量一次和二次夹杂污染钢水 , 并延长精炼时间。例如钢液中每脱除 100 ×10-6的[ S] 需消耗 56 .25 ×10-6 的[ A l] , 生成 106 ×10-6的 Al2O3 夹杂 ;每还原渣中 1 %的SiO2(按渣量10 kg 计算)消耗 60 ×10-6 的[ Al] , 生成 112 .6 ×10-6的 Al2O3 夹杂 。如图 7 所示, 在 LF 精炼前 ,钢水脱氧后产生的一次夹杂物大量上浮, 钢中各种尺寸的夹杂物数量较少。但在 LF 精炼中和精炼后钢水中各种尺寸的夹杂物均有明显的增加 , 说明精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次夹杂对钢水造成严重污染。钢中悬浮的大量二次夹杂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吹氩弱搅或在真空精炼中弱搅才能得以有效地去除。

5)为满足强还原精炼的要求, 明显增加了精炼成本 。
解决的措施主要是提高转炉终点碳含量, 降低钢水氧化性;采用真空脱碳脱氧工艺降低加铝前钢水氧含量 ,提高铝脱氧回收率 ,避免产生大量 Al2O3夹杂 。同时,应进一步改善夹杂物上浮机制, 缩短软吹时间,优化钙处理工艺 。
4 建立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平台的关键技术
4 .1 采用铁水“三脱”预处理工艺
推广采用铁水“三脱” 预处理工艺, 将钢水提纯的重点从炉外精炼转移到铁水预处理是降低洁净钢水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关键,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
采用铁水“三脱”预处理工艺的技术难点在于能否实现转炉高效脱磷 。脱磷反应是在渣钢界面上发生的氧化反应 , 适当控制炉渣成分, 使渣中 γP2O5 ≤10-17时才能保证脱磷氧位低于脱碳氧位 ,实现高效脱磷和抑制熔池脱碳 。图 8 给出铁水脱磷预处理过程中渣钢间磷的分配比与炉渣碱度和渣中 FeO 间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炉渣碱度的升高, 渣钢间磷的分配比升高, 有利于熔池脱磷 ;而渣中w(FeO)在 5 %~ 40 %范围内变化对渣钢间磷的分配比影响较小。因此, 如何在铁水预处理的低温条件下尽快形成高碱度炉渣是提高脱磷效率的技术关键。

铁水脱磷预处理过程中由于熔池碳含量高, 半钢水氧位低,有利于抑制炼钢回硫 ,对转炉洁净钢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转炉脱磷预处理过程中为保证热平衡需要加入大量废钢 , 同时脱硫铁水中残余的高硫渣和造渣剂带入的硫含量增加了预处理过程中的硫负荷 。为抑制回硫 , 唯一的途径是努力提高渣钢间硫的分配比,如图 9 所示 ,在脱磷预处理过程中控制炉渣 w(FeO)≤8 %有利于迅速提高渣钢间硫的分配比 。因此,采用低氧化铁炉渣脱磷预处理工艺,控制合适的炉渣碱度(R ≥2 .5)和渣量(w((S))≤0.06 %)可以将渣钢间硫的分配比提高到 20 ~ 30 ,从而解决炼钢回硫的技术难题。

为了降低转炉脱磷预处理的生产成本, 提高脱磷预处理过程中的脱磷氧效率 ηO2 和石灰效率 ηCaO是十分重要的 。严格控制铁水 w([ Si] )≤0.3 %可使脱磷预处理氧耗降低到每吨钢 10 ~ 12 m3, 进一步提高渣中 3CaO · P2O5 和 4CaO · P2O5 比例, 可达到提高脱磷石灰效率 ηCaO 和降低脱磷渣熔点的目的[ 3] 。
4 .2 实现转炉少渣冶炼
大量的生产实践证明转炉少渣冶炼具有以下冶金特点 :
1)碳氧反应更接近平衡, 减轻了钢水过氧化趋势;
2)熔池脱碳速度快, 熔池碳氧反应由氧扩散控制转变为碳扩散控制的临界碳的质量分数由 0 .6 %降低到 0 .15 %,有利于避免钢渣过氧化 ,如图 10[ 4]所示;
3)渣钢间脱磷、脱硫反应效率进一步提高 ;
4)如 图 11[ 5] 所示, 实现锰矿 熔融还原 , 当w([ C] )≥0 .08 %时锰收得率高达 90 %;
5)钢水 洁 净度 高:w ([ N ] )≤15 ×10-6,w([ H] )≤1 .5 ×10-6 。

实现转炉少渣冶炼的主要工艺措施如下。
1)降低脱磷炉渣量。传统造渣理念根据铁水[ Si] ,按照终渣碱度要求确定渣量;先进的造渣理念应根据铁水[ P] 控制渣量, 通过适当控制铁水硅含量和提高渣钢间磷分配比实现少渣冶炼 。如图 12所示 ,在铁水初始 w([ P] )为 0 .1 %和半钢 w([ P] )为 0 .01 %的条件下,控制渣钢间磷分配比为 800 , 渣中 w (P2O5)达到 8 %, 要求控制初始 w ([ Si] )为0.18 %,脱磷炉总渣量每吨钢仅为 26 kg 。若渣钢间磷分配比降低到 150 ,渣中w(P2O5)降为 3 %, 铁水
初始 w([ Si] )可控制在0 .5 %,脱磷炉总渣量每吨钢增加到 68kg 。降低脱磷炉渣量对减少石灰消耗和降低铁耗 、提高钢中残锰含量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
2)实现脱碳转炉少渣冶炼。考虑到脱碳转炉溅渣护炉的要求, 应控制脱碳转炉渣量每吨钢在20 ~ 25kg , 每吨钢石灰加入量为 10 ~ 15kg 。转炉采用少渣冶炼可避免渣料对钢水回硫的影响, 并可实现锰矿熔融还原。一方面有利于炉渣熔化, 另一方面可节约锰铁合金消耗 ,对降低炼钢成本有重要意义。

4 .3 高碳出钢与真空碳脱氧
采用铁水“三脱”预处理和转炉少渣冶炼工艺后 ,解决了转炉低碳脱磷的技术难题 ,可以实现高碳出钢。为避免钢渣过氧化 ,生产低碳钢应将转炉出钢 w([ C] )稳定在 0 .06 %~ 0 .08 %, 钢中 w([ O] )从(800 ~ 1 000)×10-6 降低到(300 ~ 400)×10-6 ;生产中、高碳钢应将转炉出钢 w([ C] )提高到 0 .3 %以上,使钢中 w([ O] )降低到 100 ×10-6以下。这对于大幅度减少脱氧铝耗和脱氧生成的 A l2 O3 夹杂总量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提高铝脱氧的收得率 ,降低钢中夹杂物总量 。对于需要采用真空精炼的钢种 ,应采用真空碳脱氧工艺, 进一步降低脱氧夹杂物, 提高钢水洁净度 。采用真空碳脱氧具有以下优点:
1)真空碳脱氧, 脱氧产物为气体 , 不会污染钢水 ;
2)真空有利于碳氧反应 , 达到理想的脱氧效果 ;
3)真空碳脱氧可大幅度降低脱氧和去除夹杂物的成本。
实现真空碳脱氧的工艺措施 :
1)采用沸腾出钢工艺, 减少钢水增碳量, 避免出钢过程中吸氮、吸氢 ,造成钢水污染 ;
2)适当提高转炉终点 w([ C] ), 实现 RH 或VOD 真空精炼过程中的热补偿;
3)优化 RH 工艺参数 ,促进碳氧反应平衡 ;
4)提高铝深脱氧的收得率 ,减少铝耗。

图 13 、14 给出传统脱氧工艺和真空碳脱氧工艺的技术比较。从图 13 可以看出,传统精炼工艺采用LF 炉加铝深脱氧, 不但增加了铝耗造成大量 Al2O3夹杂 ,而且无法实现真空下碳氧反应,只能发挥真空脱氢的简单功能 。而真空碳脱氧工艺可通过真空下吹氧脱碳和二次燃烧实现精炼过程热补偿, 同时利用真空下碳氧反应降低钢水氧含量 ,有利于减少铝加入量和降低 Al2O3 夹杂 ,有利于充分发挥真空冶炼的各种精炼功能。

4 .4 改变夹杂物上浮机制
传统洁净钢生产流程中常采用铝脱氧工艺, 生成的脱氧夹杂物大多为细小的 Al2O3 夹杂 。同时还原精炼过程中脱硫、炉渣和耐火材料还原以及卷渣等现象使钢水发生二次氧化生成大量细小弥散的 Al2O3 二次夹杂。因此 , 夹杂物去除速率可表示为 :

式中:

kO 为表观脱氧速度常数 , s-1。如图 15[ 6]、16[ 7] 所示 , 降低渣中(FeO +M nO)含量和提高熔池搅拌能 ε, 有利于提高 kO , 促进 Al2O3 夹杂上浮 。

RH 在真空下通过弱搅拌促进夹杂物上浮可避免二次氧化 ,因此 ,在相同的炉渣(FeO +M nO)含量下 kO 高于常压下吹氩弱搅拌 。说明 RH 内采用吹氩弱搅拌促进夹杂物上浮的效果优于 LF 炉。但RH 属于无渣精炼过程 , 只能依靠炉衬耐火材料吸附 Al2O3 夹杂 , 而真空下耐火材料的二次氧化加剧 ,熔池增氧速度升高, 又降低了去除夹杂物的能力 。
针对上述现象 , 日本 N KK 研究开发出 NKPREM法强化脱氧工艺。该工艺在钢水加铝脱氧后向熔池增氢至 10 ×10-6 左右,利用 RH 脱氢功能使钢水中的氢析出形成大量微小的氢气泡 ,从钢液内上浮并携带钢中大量细小 A l2O3 夹杂上浮。
如图 16 所示, NK-PREM 法的脱氧速度常数kO(图中黑点)高于传统吹氩搅拌法。从图 17[ 7] 可以看出 ,采用 N K-PREM 工艺处理后钢中不会存在5 ~ 10 μm 的大型夹杂 ,而小于2μm 的微细夹杂物含量也可降低 90 %。上述试验结果证明 ,改变夹杂物的上浮机制对于去除钢中夹杂物, 提高钢水洁净度具有明显的效果。

5 结论
1)洁净钢并非特指某一类具体的钢种, 而是代表实现生产过程中控制钢水洁净度所能达到的工艺水平。
2)以全量铁水“ 三脱” 预处理和转炉少渣冶炼工艺为基础的洁净钢生产新流程是今后洁净钢生产工艺的重要发展方向。
3)传统洁净钢生产流程存在以下基本矛盾 :炼钢回硫 ,低碳脱磷 ,铝脱氧与夹杂物控制和采用强还原精炼工艺 ,也是造成钢质量不稳定 、生产成本高、能耗高的主要原因 。
4)建立起高效低成本洁净钢生产技术平台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全量铁水“三脱”预处理、少渣冶炼 、高碳出钢和真空碳脱氧以及改变夹杂物上浮方式等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 1] 雀部實.1983 年と1992 年に預測した日本の大量生産鋼の不純物精煉限界濃度の檢證[ J] .ふぇぅむ, 1999 , 4(8):36.
[ 2] 野崎努.底吹转炉法-引进· 搅拌效果· 顶底复合吹炼[ M] .张柏汀, 张劲松, 译.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8.
[ 3] 岩瀨正則.制鋼スラゲ發生量抑制脱磷熱力學 のためのょ[ J] .-IS IJ, 1998 , 11:737
[ 4] 安井洁, 竹岡正夫, 宫島正和.脱りん銑を用ぃた轉爐操業技術[ J] .鐵と鋼, 1990(11):1908.
[ 5] 川上正博, 伊藤公允.复合吹炼转炉の冶金反应特性[ J] .ISIJ ,1990(11):1791.
[ 6] 小倉康嗣.二次精煉プロセスの開発と代酸素, 低硫鋼溶製法の確立[ J] .鐵と鋼, 1986(9):1309.
[ 7] Matsuno H , Kik uchi Y, Komatsu M , 等.RH 脱气装置脱氧新技术的开发[ J] .国外钢铁, 1994(5):26.

智能炼钢让钢花绽放异彩

masterhu阅读(515)

今年前两个月,在市场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西昌钢钒生产保持稳定运行,产品产销率稳定在99%以上,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6.62亿元。成绩的取得,与该公司大力推进“两化融合”项目,人工智能助力生产经营息息相关。

去年12月12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四川省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与积微物联共同主办的“产业生态、数字未来”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峰会上,发布了ET钢铁大脑计划,每年运用人工智能炼钢可节约成本1700万元。

数字驱动管理升级

“脱硫,6号罐铁水硫磺180个,不利于汽车面板钢生产,换9号罐铁水。”3月12日下午4时,西昌钢钒炼钢厂生产调度室里,调度员唐军拿起电话向脱硫工序发出指令后,马上又拨通了连铸中控室电话:“浇钢,保持拉速。”一切显得镇定自若。

“利用ET钢铁大脑实时跟踪现场生产情况,相比以前要到室外各工序现场联系和在各级调度系统中查看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后,再作调度指挥,要及时便捷得多。”唐军说,现在即使不在调度室,只要拿起手机就能知道整条生产线的情况,比如正在生产的钢种,线上有多少罐铁水,成分温度状况,每炉钢水的钢铁料消耗情况,都一目了然。

在西昌钢钒,不只是炼钢厂可以通过以工业大数据驱动流程再造、管理完善、工艺优化、控制生产,板材厂的“冷轧智能表检大屏”等智能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如果让质检员长时间、高强度地盯着一张薄如纸、亮如银的汽车面板查找缺陷,很难保证判定结果的稳定性。”该公司板材厂生产技术室副主任田维兵说,质检员的技能、经验、理解差异也会造成产品质量差异。人工智能的引入,不仅降低了人工判定的差异性和劳动强度,还让判定更可靠、更准确、更快捷。今年前两个月,尽管疫情给原辅材料准备、生产运输都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汽车面板钢产量、质量都创下了同期历史最好水平,并按合同保质保量交到了用户手中。

“智慧”炼钢尽展魅力

在该公司炼钢厂炼钢转炉中控室里,在冶炼之前,丁班2号炉炉长陈波轻点鼠标,将X80钢种的终点目标成分、温度输入“热平衡”模型,系统自动计算出吹炼过程需要加的废钢量、渣料等。而在吹炼结束后,需要添加进钢包的辅料、合金立即在ET钢铁大脑中推算出最优方案。

“通过这套智能系统,我们不再用过多的时间去考虑在保质量的前提下,如何用低价合金去置换高价合金,从而实现最大限度降成本。”陈波说,现在最主要的精力就是集中在过程控制和异常情况处置上面。以转炉来说,深吹明显降低,钢铁料消耗得到很好控制,2月份,在重点品种钢同比增加9.17%的情况下,钢铁料消耗同比降低了1.52公斤/吨钢。

由于钢水温度在转炉工序得到了很好控制,一部分重处理钢种已开始直接甩掉电热处理工序这个“拐棍”,直接进入真空精炼,仅节约的物流时间以及加热电耗,一年就可创上亿元的价值。

据悉,该公司转炉智慧炼钢系统主要包括智能吹炼控制系统、造渣模型辅原料智能投加系统、增碳脱氧合金化方案筛选自动振料系统、滑板挡渣出钢等4套智能系统。目前,音频联化渣、炉气分析技术也正在上马之中。

人工智能促进“幸福炼钢”

在该公司企业管理部,一张在2021年实现“无人化、少人化”美丽钢厂的规划图展示了未来西昌钢钒升级改造,充实ET钢铁大脑的蓝图。通过大数据分析模型,围绕成本、能耗、设备为对象的智能分析系统;建立钢包管理调度模型,指导生产管控,构建智能调指挥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全工序温度控制;增加自动配料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模型,实现一键式精炼操作……

该公司企业管理部负责人说,炼钢厂作为西昌钢钒生产链上的重要环节,承担着“产量中心、质量中心、成本中心”的重要任务,任重而道远。西昌钢钒还将在目前通过ET钢铁大脑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内涵,不断促进炼钢工艺智能化,把职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真正实现“幸福炼钢”。(廖云环 )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攀钢日报编辑:网站实习3

2020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第22届)疫情期间提示

masterhu阅读(515)

各位拟参会专家和代表:

“2020年(第二十二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原定于2020年5月举行,由于突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大家可能都在关心此次会议是否能够如期举行。炼钢分会针对本次会议给予如下提示:

(1)     所有参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将密切关注疫情,积极采取措施,尽量消除疫情对会议的影响;

(2)     我们将和中国金属学会总会等相关各方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沟通并通报相关信息,在确保安全和遵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协商确定会议日期和地点;

(3)     希望准备参加会议的代表和相关人员按照会议征文通知提交论文和论文详细摘要,审稿和相关会议筹备工作将正常进行;

(4)     希望大家密切关注本次会议信息。我们将在疫情结束后,根据情况发出正式的会议通知。

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分会

2020年2月18日

105项炼钢常用名词解释,值得收藏!

masterhu阅读(599)

1冲击面积

氧气流股与平静金属液面接触时的面积。

2炉容比

转炉有效容积与公称容量的比值。

3均衡炉衬

根据炉衬各部位的损失机理及侵蚀情况,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材质的耐火砖,砌筑不同厚度的炉衬。

4喷孔夹角

喷孔几何中心线与喷头轴线之间的夹角。

5静态模型

就是根据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再参照经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修正系数,确定吹炼加料量和氧气消耗量,预测终点钢水温度及成分目标。

6溅渣护炉

利用MgO含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炼钢终点渣,通过高压氮气的吹溅,使其在炉衬表面形成高熔点的熔渣层,并与炉衬很好的黏结附着,称为溅渣护炉。

7转炉的经济炉龄

根据转炉炉龄与成本、钢产量之间的关系,其材料综消耗量最少、成本最低、产量最高,确保钢质量条件下所确定的最佳炉龄就是经济炉龄。

8综合砌炉

在吹炼过程中,由于转炉炉衬各部位的工作条件不同,内衬的蚀损状况和蚀损量也不一样。针对这一情况,视衬砖的损坏程度的差异,砌筑不同材质或同一材质不同级别的耐火砖,这就是所谓综合砌炉。

9转炉炼钢的动态控制

转炉炼钢动态控制是在静态控制基础上,应用副枪等测试手段,将吹炼过程中金属成份、温度及熔渣状况等有关信息对吹炼参数及时修正,达到预定的吹炼目标。由于它比较真实的掌握了熔池情况,命中率比静态控制显著提高,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准确性。其中有吹炼条件控制法、轨道跟踪法、动态停吹法、称量控制法。

10供氧强度

指单位时间内每吨金属料由喷枪供给的氧气量,单位是米3/吨·分。

11转炉静态控制

以物料平衡和热平衡为基础建立设定的数学模型,即按照已知的原料条件和吹炼终点钢水温度及碳含量计算铁水、废钢、各种造渣材料及冷却剂的加入量、吹氧量和吹氧时间,并按照计算结果由计算机控制整个吹炼过程至终点,在吹炼过程中不按任何新信息量进行修正的一种控制方法。

12炉容比

新转炉砌砖后的容积与装入量之比。

13马赫数

指氧流速度与临界条件下音速的比值,用于量度氧流速度超过音速的程度。

14氧气流量

单位时间内向熔池供氧的数量。

15定量装入

在整个炉役期间,每炉的装入量保持不变。

16造渣制度

确定合适造渣方法、渣料加入量和时间及快速成渣。

17扩散脱氧

脱氧剂加入到熔渣中,通过降低渣中TFe含量,使钢水中氧向熔渣转移扩散,达到降低钢中氧的目的。

18真空脱氧

将钢水置于真空条件下,通过降低外界CO分压,打破钢水中碳氧平衡,使钢水中残余碳和氧继续反应,达到脱氧的目的。

19热效应

一个化学反应,当生成物与反应物温度相同时,这个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0绝对标高

氧枪喷头与零米平台的距离。

21相对标高

氧枪喷头与金属液面的距离。

22洁净钢

洁净钢是指:第一是钢中杂质元素〔P〕、〔S〕、〔H〕、〔N〕、〔O〕含量低;第二是非金属夹杂物少,尺寸小,形态要控制(根据用途控制夹杂物球状化)。

23压力加工

所谓压力加工,就是用不同的工具,对金属施加压力,使之产生性变形,制成一定形状产品的加工方法。

24连铸漏钢

所谓漏钢是凝固坯壳出结晶器后,抵抗不住钢水静压力的作用,从坯壳处断裂而使钢水流出。

25强度

钢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钢的强度。

26抗拉强度

钢材被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抗拉强度。

27塑性

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稳定地发生永久性变形并能继续保持其完整性而不被破坏的性能。

28外来夹杂

在冶炼及浇注过程中混入钢液并滞留其中的耐火材料、熔渣或者两者的反应产物以及各种灰尘微粒等称外来夹杂。

29真空度

在真空处理过程中,真空室内可以达到并且能保持的最低压力为真空度。

30返干

是指已经熔化或部分熔化的炉渣出现变黏甚至结成大块的现象。

31化学亲和力

指元素与元素之间结合能力的强弱。

32

就是我们研究的体系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并且均一的那一部分。

33冲击面积

氧气流股与平静金属液面接触时的面积。

34炉容比

转炉有效容积与公称容量的比值。

35均衡炉衬

根据炉衬各部位的损失机理及侵蚀情况,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材质的耐火砖,砌筑不同厚度的炉衬。

36喷孔夹角

喷孔几何中心线与喷头轴线之间的夹角。

37抗拉强度

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力所对应的应力。

38石灰活性

是指石灰与熔渣的反应能力,它是衡量石灰在渣中溶解速度的指标。

39碳氧浓度积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钢液中碳与氧的质量百分浓度之积是一个常数,而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40比热容

一定量物质升高1℃吸收的热量称热容。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称比热容。

41固溶体

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均匀地溶于另一中金属所形成的晶体相叫固溶体。

42熔渣碱度

炉渣中碱性氧化物浓度的总和与酸性氧化物浓度总和之比称为炉渣碱度。

43转炉的热效率

转炉炼钢的热效率是有效热占总热量的百分比,其中有效热指钢水物理热及矿石分解热。

44留渣操作

留渣操作就是将上炉终渣的一部分留给下炉使用。终点熔渣的碱度高,温度高,并且有一定(Tfe)含量,留到下一炉,有利于初期渣尽早形成,并且能够提高前期去除P、S的效率,有利于保护炉衬,节约石灰用量。

45终点控制

主要是指终点温度和成分的控制。对转炉终点控制不仅要保证终点碳、温度的精确命中,确保P、S成分达到出钢要求,而且要求控制尽可能低的钢水氧含量。

46拉瓦尔型喷头

拉瓦型喷头是收缩-扩张型喷孔,出口氧压于进口氧压之比小于0.528,形成超音速射流。气体在喉口处速度等于音速,在出口处达到超音速。

47转炉的经济炉龄

根据转炉炉龄与成本、钢产量之间的关系,其材料的综合消耗量最少,成本最低,产量最多,确保钢质量条件下所确定的最佳炉龄,就是经济炉龄。

48钢水炉外精炼

就是将炼钢炉中初炼的钢水移到钢包或其他专用容器中进行精炼,也称为二次精炼。

49冷却效应换算值

在一定条件下,加入1kg冷却剂所消耗的热量就是该冷却剂的冷却效应;如是规定废钢的冷却效应值为1.0,其它冷却剂冷却效应与废钢冷却效应的比值为冷却效应换算值。

50复合吹炼强搅拌

在顶、底复合吹氧工艺中,供气强度(标态)波动在0.20~2.0m3/(t.min);底部供气组件通常使用套管式喷嘴,中心管供氧,环管供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或油做冷却剂,此工艺属于复合吹炼强搅拌。

51复合脱氧,有何优点

复合脱氧指向钢水中同时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脱氧元素。其优点有:⑴可以提高脱氧元素的脱氧能力,因此复合脱氧比单一元素脱氧更彻底。⑵倘若脱氧元素的成分比例得当,有利于生成液态的脱氧产物,便于产物的分离与上浮,可降低钢中夹杂物含量,提高钢质量。⑶有利于提高易挥发元素在钢中的溶解度,减少元素的损失,提高脱氧元素的效率。

52“后吹”有何弊病

一次拉碳未达到控制的目标值需要进行补吹,补吹也称为后吹。因此,后吹是对未命中目标进行处理的手段。后吹会给转炉冶炼造成如下严重危害。

(1)钢水碳含量降低,钢中氧含量升高,从而钢中夹杂物增多,降低了钢水纯净度,影响钢的质量。

(2)渣中TFe增高、降低炉衬寿命。

(3)增加了金属铁的氧化,降低钢水收得率,使钢铁料消耗增加。

(4)延长了吹炼时间,降低转炉生产率。

(5)增加了铁合金和增碳剂消耗量,氧气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

53转炉日历利用系数

转炉在日历时间内每公称吨每日所生产的合格钢产量。

转炉日历利用系数(吨/公称吨·日)=合格钢产量(吨)/(转炉公称吨×日历日数)

54铁水预处理

指铁水兑入炼钢炉之前,为脱硫或脱硅、脱磷而进行的处理过程。

55熔渣碱度如何表示

炉渣中碱性氧化物浓度总和与酸性氧化物浓度总和之比称为炉渣碱度。通常用符号R表示。

56不锈钢

不锈钢是在大气、水、酸、碱和盐溶液或其他腐蚀性介质中具有高度化学稳定性的合金钢的总称。

57全面质量管理

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58过冷度

加热至奥氏体区域的钢,在冷却过程中,由奥氏体转变为其它组织的实际温度与临界温度之差。

59过热、过烧

过热是当加热温度超过Ac3继续加热达到一定温度时,钢的晶粒过度长大,从而引起晶粒间的结合力减弱,钢材的力学性能恶化的现象。

过烧是当钢在高温下,在强烈氧化介质中加热时,氧渗透到钢内杂质集中的晶粒边界,使晶界开始氧化和部分熔化,形成脆壳,严重破坏晶粒间连结的现象。

60成材率

指用1吨原料能够轧制出的合格成品重量的百分数。

61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

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就是适当控制加热温度、变形温度(包括每道次的变形量、总变形量、变形速度)及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通常是在比常规轧制温度稍低的条件下,采用强化压下和控制冷却等工艺措施来提高热轧钢材综合性能的一种轧制方法。

62同素异构转变

金属在固态下,在一定温度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过程。

63韧性

材料塑性变形和断裂全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它是强度和塑性的综合表现。

64完全退火、再结晶退火

完全退火是将钢加热至Ac3以上20~30℃,经完全奥氏体化后进行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再结晶退火是把冷却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持适当时间,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均匀等轴晶粒而消除加工硬化的热处理工艺。

65C曲线

C曲线就是使加热至奥氏体区的钢过冷至Ar1以下,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等温转变得到的各种结构组织的曲线,因为其形状像拉丁字母“C”,故常称为C曲线,又称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

66塑性

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67枝晶偏析

在一个晶粒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叫晶内偏析。因为这种偏析是呈树枝状分布的,故又叫枝晶偏析。

68固溶处理

将钢材加热到奥氏体或α固溶体区的适当温度,进行一定时间的保温,使一种或几种相最大限度的溶入固溶体中,然后快速冷却到室温。

69带状组织

是钢材的内部缺陷之一,出现在热轧结构钢的显微组织中,沿轧制方向平行排列,呈层状分布、形同条状的铁素体晶粒与珠光体晶粒。

70固溶强化

采用添加溶质元素使固溶体强度升高的强化机制,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化学成分来提高强度的方法,其强化的金属学基础是由于运动的位错与异质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71负公差轧制

很多产品是按照尺寸公差交货。如果产品公差符合国标或厂标,则可认为产品尺寸精度满足交货要求。负公差轧制就是使终轧成品厚度比目标厚度偏小,但终轧成品厚度在成品负公差范围。负公差轧制有利于提高成材率,降低轧制成本,而且对设备没有提出附加要求。

72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是将固态钢进行适当加热、保温和冷却,从而改变其组织、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根据加热温度和冷却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以及某些零部件的表面热处理等五大类。

73热脆

在固态下,硫在钢中的溶解度极小,以FeS的形态存在于钢种。FeS还与铁、FeO等生成低熔点的共晶体,在钢冷凝过程中沿晶界呈网状析出,其熔点远低于热轧或热锻时钢的加工温度。因此在热加工时沿晶界分布的Fe-FeS、FeS-FeO共晶体已熔化,破坏了各晶粒间的连接,导致钢的开裂。这种在热加工时发生晶界开裂的现象叫热脆。

74化学平衡

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反应可以向某一方向进行,也可以向相反方向进行。在某一条件下,若正方向反应速度和逆方向反应速度相等,反应物与产物的浓度长时间保持不变,当物质系统达到了这一状态时,即称为化学平衡。

75非金属夹杂物

在冶炼和浇注过程中产生或混入钢中,经加工或热处理后仍不能消除而且与钢基体无任何联系而独立存在的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非金属相,统称为非金属夹杂物,简称夹杂物。

76综合砌炉

在吹炼过程中,由于转炉炉衬各部位的工作条件不同,内衬的蚀损状况和蚀损量也不一样。针对这一情况,视衬砖的损坏程度的差异,砌筑不同材质或同一材质不同级别的耐火砖,这就是所谓综合砌炉。

77活性石灰

通常把在1050~1150℃温度下,在回转窑或新型竖窑(套筒窑)内焙烧的石灰,即具有高反应能力的体积密度小、气孔率高、比表面积大、晶粒细小的优质石灰叫活性石灰,也称软烧石灰。

78合成渣洗

是在出钢前将合成渣加入钢包内,通过钢流对合成渣的冲击搅拌,降低钢中的硫、氧和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进一步提高钢水质量的方法。合成渣洗既可用于电炉炼钢,也可用于转炉炼钢。合成渣有固态渣和液态渣之分。

79元素的脱氧能力

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与溶于钢液中一定量脱氧元素相平衡的钢液氧含量。平衡氧含量越低,这种元素脱氧能力越强。

80复合脱氧

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脱氧元素脱氧,其浓度比恰能生成低熔点液态复杂化合物,有利于上浮排出,从而使所用脱氧元素的脱氧能力大大增强的方法。

81残余元素

钢的成分中有些元素不是有意加入的,而是随炼钢原料带入炉内,冶炼过程又不能去除而残存与钢中的元素。

82微合金化钢

也叫高强度低合金钢,是指在低碳钢中加入微量的钛、铌、钛等碳氮物形成元素,与钢中的残余间隙原子碳和氮结合成碳化物和氮化物质点,起到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的作用。

83经济炉龄

指投入成本最低、产量效益最多的炉龄,即在一个炉役期内生产率最高、钢质量最好、维修成本最低时所冶炼钢水的炉数。

84磷的分配系数

在炼钢条件下,脱磷效果可用熔渣与金属中磷的浓度的比值来表示,这个比值称为磷的分配系数。

85奥氏体

碳溶解于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用A表示。

86活度

溶液中由于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参加实际化学反应时,浓度可能出现偏差,出现的偏差可能是正偏差,也可能是负偏差,使用浓度应乘上一个校正系数,这个系数叫活度系数,此乘积称为有效浓度,也叫活度。

87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可向正反应方向(从左向右)进行,又可向逆反应方向(从右到左)进行的化学反应。

88熔渣氧化性

熔渣的氧化性是指熔渣向金属熔池传氧的能力,即单位时间内自熔渣向金属熔池供氧的数量。

89拉碳

是指吹炼过程进行到熔池钢液中含碳量达到出钢的要求时,停止吹氧并摇炉这个操作。

90合金吸收率

被钢水吸收的合金元素的重量与加入该元素总量之比称为吸收率。

91沉淀脱氧

把脱氧剂加入钢液中,脱氧产物以沉淀形体产生于钢液之中的脱氧方法就叫沉淀脱氧。

92氢脆

钢中的氢能使钢变脆,降低钢的强度、塑性、冲击韧性,称之为氢脆。

93单渣操作

所谓单渣操作是指在冶炼过程中只造一次渣,中途不扒渣、不倒渣。

94转炉炉容比

转炉炉容比系指转炉有效容积(V)与公称容量(T)的比值。

95高拉碳低氧控制

高拉碳低氧操作法要根据成品磷的要求,决定高拉碳范围,既能保证终点钢水氧含量低,又能达到成品磷的要求,并减少增碳量。

96炉渣的分子理论?

熔渣的分子理论认为:(1)熔渣是由各种分子,即简单分子和复杂分子组成的;(2)简单分子不断形成复杂分子,而复杂分子又不断分解成简单分子,处于化学动平衡状态;(3)只有自由状氧化物才有与钢液反应的能力;(4)熔渣是理想溶液,可以应用质量作用定律。

 

97冷却效应?冷却效应换算值?

在一定条件下,加入1kg冷却剂所消耗的热量就是该冷却剂的冷却效应。

冷却效应换算值:如果规定废钢的冷却效应为1.0,其它冷却剂冷却效应与废钢冷却效应的比值为冷却效应换算值。

98短渣

炉渣碱度在4.2或更高时,温度降低时粘度急剧增加,此种渣常称为短渣。

99铁素体

碳溶解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铁素体,溶解碳量在0.008-0.0218%之间。

100泡沫渣

熔渣形成薄膜将气泡包住并使其隔开,引起发泡膨胀的熔渣称为泡沫渣。

101耐火度

当耐火材料受热软化到一定程度时的温度就是该耐火材料的耐火度。

102铁水预脱硫处理

指高炉铁水在尚未兑入炼钢炉之前,加入脱硫剂对其进行脱硫的工艺操作。

103氢脆

随着氢含量的增加钢的塑性下降的现象。

104生成热

稳定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的反应热为该化合物的生成热,单位为J/mol。

105转炉热效率

指有效热占总热量的百分比,其中有效热指钢水的物理热和矿石分解热。

炼钢厂年度工作总结资料

masterhu阅读(540)

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KYuWcXyH6FM4R1WDEGg4iQ

提取码: ycee

声明:本院转载自网络,出处已不可考。如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本站。

炼钢厂2011年度工作总结

 

2011年来炼钢厂按照公司下达产量任务120万吨生产经营计划和公司提出质量管理目标是实物质量,要达到国内第一梯队厂家质量水平,认真开展细化分解,并制定确保任务完成措施。加强指标落实考核,以工艺稳定,提产量、研工艺、降成本、扩品种,提升产品档次的工作思路来组织生产开展各项工作。完成了年产123万吨。

一、2011年生产技术指标情况:

序号 指标项目 2011年完成情况 2010年完成情况 同比
  总产量(t) 1240004.68t 883426.93 t 356577.75t
1 产量 圆坯产量 882451.58t 814017.83t 68433.85t
方板普钢 275764.95t 69409.1t 206355.85t
方板优钢 81788.15t 81788.15
2 质量 方板优钢合格率 99.85% 99.85%
方板普钢合格率 99.79% 99.6% 0.19%
圆坯合格率 99.49% 98.6% 0.89%
3 消耗 钢铁料消耗 1083kg 1079kg/t 4kg
铁水消耗 975.81 980.3kg/t -4.49kg
石灰消耗 72.07kg 69.16kg/t 2.91kg
白云石消耗 28.61 33.24kg/t -4.63kg
硅锰合金消耗 节约1606t 节约1290t 节约316t

二、2011年度主要工作:

(一)运用创新化管理模式,发挥先进带头作用:

1.为确保公司2011年目标与任务完成,炼钢厂在上半年修订了中层干部考核制度,对公司每个月下达的任务与指标细化分解到每位干部。使各自明确自己承担的任务与指标,确保每位干部发挥先进带头作用;到月底根据指标完成情况,严格考核,奖罚分明,确保制度的严肃性。

2.建立团结向上有凝聚力的领导班子。面对2011年工作任务钢厂每位干部深知责任重大,大家在工作中都能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一切以大局为重,一切为工作着想。

3.转变工作作风,运用现代管理办法,结合钢厂实际情况,加强协调沟通,凡事不等不靠,主动出击。

4.深入开展员工培训,不仅根据岗位实际情况进行技能培训,也对员工整体素质进行了培训。使我们每位员工懂得什么是团队,怎么样还能让我们的团队更大、更强。

(二)以工艺稳定促生产,发挥生产潜能

  1. 适应大生产的模式,不断的提高产能。强化管理,逐步改进影响生产的细小环节,提高工艺操作水平,进一步加快生产节奏,在铁水充足的时段,摸索消化4000吨铁水的生产模式,本月最高日产实现了4328吨,最高班产完成1572吨,最高月产完成121036吨,均达到我厂历史最好水平,产量大幅提高,为我厂进一步开发产能,从实践上积累了经验。在提升节奏的同时,优化溅渣护炉、加强对炉口、烟罩等易损设备的维护,提高转炉的操作水平,缩短粘枪、更换氧枪时间,提高转炉作业率,保持生产的连续性,最终实现产量的逐步提高。
  2. 科学合理的组织生产。明确树立“稳产就是高产”的指导思想,不盲目抢钢,建立交接班必须有钢、有铁的理念,控制好生产节奏,保证工序衔接不紧张,达到均衡生产,从而促进生产,提高中包包龄,降本增效的目的。
  3. 持续抓好中包温度合格率,为连铸“三稳”操作,提拉速,提高产量,保质量创造条件,11年中包温度合格率由10年85%提升到了90%以上。

4.铁水供应方面,新铺设了2#轨道,为钢厂实现日产4500t,铁厂铁水运转提供了条件。

5.钢包、中包优化方面,1月27日钢包使用纳米保温材料,经过钢包出钢及精炼后测试,钢包外表降温40-50℃,对钢水从保温及连浇到了一定作用。

  1. 连铸方面:精心操作,减少事故,抓好备品备件准备及设备点巡检工作,缩短生产准备工作时间,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提高连铸机作业率。

7.合理的利用了生产间隙组织检修,做到了生产检修两不误。尤其是一个单位发生事故硬性生产时,合理的安排其他五个单位检修设备,尽可能把停机时间充分利用好。

(三)完善工艺制度,提高执行力度、提高工序指标,提高产品质量

2011年公司提出的质量管理目标是:实物质量要达到国家第一梯队的质量水平。针对2010年及2011年全年度出现的问题,炼钢厂全年从规范工艺规程,抓基础操作入手,提高工艺操作水平。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 进一步转变产品质量观念,提高优特钢生产意识。正确处理好生产与质量的矛盾,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来稳定产品质量。
  2. 持续开展四项公关活动,不断优化生产模式,通过加重脱氧、提高终点碳、加强挡渣、减少二次氧化、稳定渣碱度、优化工艺、精心操作等措施来保证产品质量。
  3. 制定工序控制指标及考核制度,落实到人,日报监督,动态控制,月底考核。切实抓好工序质量,转炉工序重点提高终点碳和挡渣效果,LF炉工序重点保证精炼时间和软吹效果及渣碱度和氧化性,连铸抓好二次氧化。
  4. 针对出现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加大质量管理的力度,重点做好三个方面:一是强化钢水成分合格率的管理,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大成分废的考核力度;二是降低过热度,为连铸创造良好的浇注条件;三是强化工艺过程控制,使转炉、精炼工序的操作更加规范,严格落实工艺制度。
  5. 规范含铝钢的冶炼,加重含铝钢水的炉前出钢脱氧,强化了对钢中氧含量的控制,加上连铸水口直径的加大,在冶炼Q345CQ、20Mn2车桥用钢时基本实现了含铝钢水的顺畅浇注。
  6. 强化转炉出钢脱氧,使氧化物夹杂早上浮,提高钢水的纯净度。
  7. 探索降低钢中夹杂物含量的办法,对软吹时间、氩气用量、精炼白渣等几个影响钢中夹杂物含量的环节强化整顿,规范各工序的工艺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8. 持续抓好四项攻关,攻关成果初见成效。含铝钢顺浇率由原来的不足80%,提升至现在的90%以上;渣碱度攻关R>2.5占80以上;钢包自开率由原来的80%左右提升至现在的90%以上。
  9. 开发40MnB、40Cr、20Cr新钢种及3#铸机Ф200断面生产工艺,同时对于用于冷拔钢种的冶炼工艺做了适当的调整。

(四)控成本、节能降耗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钢铁形势和政策压力,立足现有条件,我们在这一年虽然已尽了很大努力,但我们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要求我们必须付出更大努力,上下一心,度过难关。炼钢厂始终贯彻成本线就是生命线,积极推行实施成本考核, 更在生产组织时,在满足生产计划与质量的情况下,保证包龄达到使用期限,通过全员努力,保证生产成本控制在公司要求内。

  1. 在总结2010年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将公司2011年生产经营目标进行分解,制定车间完成目标的措施,做好宣传发动,力求全员思想目标的统一,通过目标分解展开,责任到人,提高了每位职工节能降耗的意识。
  2. 成本管理逐步实现日统日清化的管理模式,经常对照年初的经营目标进行成本分析。
  3. 巩固去年合金攻关的成果,同时把去年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优化推广,贯彻落实合金降耗攻关措施,从思想动员、班组竞赛、细化考核、强化管理、计量统计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强化硅锰合金消耗管理,全年共计节余719吨。
  4. 2011年钢泥产量73吨,同比增产12300.58t。
  5. 2011年煤气回收量3万m³,同比增产347.98万m³。
  6. 督促钢渣加工工队及时清跨、加工,在产量提升,渣跨容量有限的情况下没有影响炼钢生产。2011年生产干选铁豆74183吨,氧割废钢34919吨,水选产品93183吨,返废料27吨。冷固球2吨,废渣得以循环利用。
  7. 继一月十二号和二月二十七号进行了20﹟钢渣洗试验两次之后,与五月份又进行了一次20#渣洗实验并发往管厂试扎并对钢管做了性能测试。

(五)查隐患、抓技改,确保设备运行率

1、第一季度完成了一期连铸机浊环水、净环水和汽包软水管道架空改造,解决了地埋管路腐烂问题   。完成了一期连铸机切割小车更换。

2、四月份完成了风机房0#备用风机改造;三月七日更换了浇铸跨道轨由50Kg轨改为   QU80重型轨共计420米,缓解了道轨断裂现象。完成了三期浊环水过滤器安装并实施投运,通过几个月运行情况效果比较明显,减少了因油污造成堵喷咀现象;另外对原料车间新制作的电动机车进行了完善投运。对渣跨至浇铸跨平板车进行重新设计制作,加大了载荷量,解决了输送中包超载断轴现象。

3、五月份先后对100t天车主卷筒和减速机进行了更换,对小车大梁和减速机底座进行了加固,同时对两台减速机不同步现象进行调换电机,解决了主卷和减速机以及小车开裂并响声异常。

4、六月份对板坯进行改造增加了200×220矩形坯断面,同时增加了电磁搅拌系统。

5、七月份完成了事故水塔改造任务,另外对600吨混铁炉道轨北段进行了加高并调整弯度,解决了雨季打滑和毁车轮现象。

6、八月份对二、三期连铸净环和浊环供回水管路部分挖开确认腐烂程度后,并进行防腐处理,对水池周围的管道清楚淤泥后重新防腐做水泥地面,并把外排水用管道引出外边,解决了管道外皮因长期潮湿腐烂问题。

7、十月份对1#转炉烟道  1#、2#炉口进行更换并砌炉。对2#炉烟道、炉口进行更换。

8、四季度针对三台连铸机设备问题进行更换部分辊道和轴承座并恢复外冷水有所好转,但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抓紧解决,(板坯扇形段润滑问题,划痕问题,三期切后辊道大梁弯曲,一,三期切前辊道水冷轴承座更换)。

9、利用生产间隙已更换浇铸跨部分水泥道轨梁10架,改为钢梁后缓解了道轨梁晃动,目前还有16架水泥梁未更换,根据生产情况和运行状况,明年计划逐步更换。

三、2011年度工作中的不足:

1.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主要体现在职工劳动纪律比较涣散,在岗作业不投入,精神状态差。发生两起工亡事故,导致事故共性的主要原因有:

1.1、主要原因之一是领导管理不到位,对出现的没有形成事故的问题,放松警惕,习惯性违章导致两起死亡事故。

1.2、车间安全管理力度不够,给员工营造的要我安全、我要安全的氛围不够,导致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忙起来忘记安全。

1.3、车间安全管理的手段比较简单,员工安全技能培训、生产安全隐患的治理、现场环境的整改、工艺规程的监督落实、习惯性违章的查处、危险源点的控制等安全管理方面工作做得不够具体、缺乏深度,致使一些低级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1.4、车间整体安全思想比较麻痹,面对一些生产中尚未引发人身伤害的危险行为、危险事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反复再现危险行为、危险事故,大大增加了人身伤害的概率。

全年安全事故:

全年共发生重大安全事故2起,轻伤7起、轻微伤10起直接引起经济损失150万元。特别是2起死亡事故:8月24日喷溅事故造成加料2#天车工死亡。9月21日一期连铸龙门钩断裂造成钢包倾斜,钢水溅处烧伤造成操作工死亡。

2.事故率高,生产不稳定 

2.1炼钢方面:

2.1.1全年炼钢车间影响炉数320炉,主要事故类别影响生产时间所占比例:低温套眼约占14%

钢水流动性差约占8%

台下车辆、道轨故障事故  约占22%

成分不合倒包约占12%

处理三粘时间长约占8%

碰坏机件约占5%

喷溅、放炮事故约占13%

发生的事故主要原因有:

2.1.2操作工工作中责任心不强,随意性强,落实工艺规程、安全规程不严谨;

2.1.3工人掌控能力差,不能应对条件波动的影响;

2.1.4习惯性违章;

2.1.5个别设备长期存在影响生产的先天不足;

2.1.6生产条件波动比较大;

2.1.7管理不细致、没能正确引导工人规避事故。

2.2连铸方面:

2.2.1连铸生产事故多,全年连铸生产事故219起,其中漏钢147起,溢漏率0.124%,下滑19次  不控流43次  拉脱10次。同比连铸生产事故有所下降,但整体生产事故仍偏多,尤其是严重影响连铸生产及质量的不控流事故偏多,主要集中在三季度,发生不控流事故后被迫停浇,等下一个中间包烘烤好以后再开浇,最少停机三个小时,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整体生产链。

2.2.2虽然连铸检验合格率较去年有所上升,连铸坯质量仍然不稳定,批量质量事故全年5起,表面纵裂主要集中在φ160、φ180和φ220断面,虽然对设备和配水工艺进行了改善,但仍未找到问题根源,表面裂纹在2012年将做为重点问题来解决。另外一个影响连铸坯表面质量的是连铸坯表面重接,表面重接与表面裂纹占连铸废品的70—80%,为解决重接废品居高不下,2011年从操作上保证结晶器液面稳定,设备上降低设备故障率,加强塞棒机构维护检修,但效果都不明显,在12月份恢复使用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后,重接废品明显减少。

2.2.3生产准备不充分,中间包烘烤不良,开浇时上水口碗口内形成冷钢垫棒,导致开浇不控流,烘烤过程中不能根据生产情况烘烤,在烘烤时间短,中间包烘烤不良时没有采取措施,如加氧或提高上钢温度。

2.2.4开浇前生产检查不到位,研中间包时没有按操作要求安装,安装不规范;一个是开浇前塞棒情况的检查,如塞棒与上水口是否对中,上水口内是否有异物,塞棒头部及上水口碗口区是否缺损或沾有异物;另一个是中间包的烘烤情况没有随时掌握,在煤气不好,倒换煤气时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大包开浇后自动开浇,上水口碗口内由于钢水温度低,易结冷钢生产检查没有在整个中间包烘烤过程中进行,而是在开浇前,中间包关火后仓促检查。

2.2.5由于连铸机计量装置不完善依靠浇注时间控制裸浇时间,时机把握不准,容易造成钢水二次氧化,影响铸坯质量。

3.工艺控制不稳定,产品质量波动大

3.1钢水的流动性差的问题虽然有所改善,但在生产中依然很常见。

3.2钢成分控制不稳定,虽然成分合格率基本稳定,但在工艺过程控制中依然存在较多成分出格现象,被迫采取了回炉、倒包处理手段,虽然最终控制住了成分废,但给生产过程控制带来很大危害,导致生产节奏的波动,影响生产的衔接。工艺控制不稳定,产品质量波动大,特别是当铁水量、铁水成分较以前发生明显变化时,存在很多不适应的现象。

3.3精炼钢包渣样精炼进站、出站渣碱度控制不稳定,对精炼效果、夹杂物祛除不利,影响铸坯质量。

3.4上钢温度不稳定,中包整个过热度控制比较高,而且使中包温度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给连铸生产造成很大困难,加大了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

3.5温度、时间、衔接方面与连铸配合还不够紧密,容易出现钢水衔接紧张、上钢温度没能与节奏配合而产生的高温低温现象,影响生产、影响质量的稳定。

4.设备问题:

生产方面:由于设备老化,给生产带来很大困难,设备保障和班组的生产组织需要进一步加强。

4.1三台连铸机因维护不到位造成连铸机精度不佳部分辊道不转,影响铸坯表面及内部质量。结晶器振动装置在更换过程中均存在偏差需要认真找到基准线进行核对。

4.2设备管理不到位对各岗位新增人员教育不够,任然存在违章操作或责任心不强现象,设备润滑和设备卫生与公司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4.3备件准备工作还不够到位,特别有些关键备件不能起到有备无患的作用。

4.4风机振动频繁,损坏轴瓦现象严重,因风机备机得不到良好状态已造成四次单线停产事故。

5.现场环境问题

响应公司号召,全面实施精准化管理,推行“5S”管理。改善钢厂工作环境,为职工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

5.1完善细化各单位责任区,并制定定置与定置管理标准。

5.2在钢厂现有条件下,划分了安全通道及应急场区,使现场进一步明朗,为安全生产提供保证

5.3对连铸坯垛位进行整理,在满足了生产码垛又与装车方便的同时还使工作场地显得整洁。

5.4组织专人进行检查、监督、教育,从思想上树立员工的环境意识。

5.5针对风机烟囱冒黄、黑烟现象,通过对一次除尘设备的改造,除尘设备运行参数已达到设计标准。经近段运行,烟囱冒黄烟、黑烟现象已得到解决。

四、2012年工作任务分解及措施:

2012年钢厂将贯彻公司“四个创新,八个提升”展开工作。狠抓管理工作,逐级分解目标。细化管理,强化干部队伍自身素质提高,加强团队建设,打造团队协作,有执行力的高效团队。2012年钢厂将加强工艺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减少外发质量异议,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堵塞安全漏洞,抓好安全、工艺培训,树立“安全为天,质量为命”的生产指导思想。生产以保安全、保质量为基础组织生产。持续抓好成本管理,严格控制物料领用、坚持修旧利废,坚持成本线就是生命线。贯彻点巡检及点检、定修制度。确保设备精度及完好率,提高设备作业率,杜绝设备无故障停机,切实做到设备为生产保驾护航。

  1. 确保全年完成125万度产量,力争130万吨。
  2. 质量指标:

2.1方、板坯优钢普钢合格率99.8﹪。

2.2管综合坯合格率99.4﹪。

2.3成份合格率99.9﹪。

2.4铸坯外表合格率方、板钢99.90%、方板优钢99.75%、管坯99.65%。

2.5钢铁料消耗1082㎏/T。

2.6中包温度合格率大于90 ﹪。

2.7含铝钢顺浇率95﹪以上。

2.8大包开浇率95﹪。

2.9终点碳大于0.1﹪合格率70﹪。

  1. 狠抓工艺过程控制,确保质量稳步提升以顺产、保稳产、促高产

3.1严抓工序控制,以工序指标来保证质量指标,严格工艺纪律,加强过程监督控制,从严考核,提高工艺执行力度,提高工序质量指标。

3.2强化质量管理,提高工艺过程的可控性,做到工艺规程与生产组织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优质高产。加强两炉三机生产工艺质量的监控管理,防止提产时出现质量失控。持之以恒提高好质量管理,保证合格率99.5%以上。

3.3加强终点碳含量的控制,使终点碳合格率稳步提高,达到70%以上,提高初炼钢水质量。

3.4 针对目前钢厂质量严重下滑的现状,加大车间思想教育的力度,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靠全员的努力来推进质量的提高。强化质量管理,加大各工序工艺规程落实的力度,保证工艺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成分合格率大于99.9%,同时减少过程废。

3.5进一步规范LF炉精炼操作,加强LF炉渣样检测,提高质量意识,软吹时间、软吹效果,钙处理效果、精炼周期、钢包渣样FeO+MnO≤1%、渣碱度≥2.5。

3.6 强化温度控制的管理,搞好过热度的整顿工作,严格落实新近下发的温度制度,稳定连铸的浇注条件。稳定上钢温度,保持中包整个过热度平稳可控,中包温度合格率控制在90%以上。

3.7稳定工艺,减少废品。控制重接、裂纹、凹坑的产生,对弯曲、短尺废品量上升要加强管理控制,改善操作,认真查清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3.8持续抓好保护渣改造工作, 使保护渣适应生产要求。

  1. 严格控制成本,加大修旧利废力度,完成公司经营目标下达的综合成本1元/t计划,重点降低钢铁料消耗。

4.1提高操作水平。转炉重点控制喷溅,降低钢中氧含量、降低合金消耗、减少钢种夹杂物。

4.2减少钢铁料的循环损失连铸控制好切头、切尾中包浇余,钢铁料消耗争取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

4.3根据高炉出铁成份的变化及时调整渣料结构。

4.3稳定生产节奏减少生产事故。

4.4完善计量装置,控制工序消耗使各项消耗更加明确清晰。

  1. 设备管理方面:提高设备精度,确保设备运行在良好状态下

5.1加强设备管理,特别是三台连铸机的精度及设备的完好状态,做到每台连铸机每月校准一次;要把三台连铸机做为重点设备进行监督管理,强制设备冷却和设备润滑,提高铸机维修质量确保铸机精度。责任到人特别在装配过程中专人到现场严格把关。对3#连铸机切后辊道大梁改造争取一季度完成, 3#铸机浊环水过滤器要做为重点监管设备,进行定期清洗。

5.2 1#、3#铸机切前辊道水冷轴承座到货后要抓紧时间更换。抓好1#连铸机大修为提升拉速奠定基础,改造五月底之前完成(包括水质改造)。

5.3加强设备检修力度,除尘设备每月清理一次;其他设备每月检修一次。

5.4继续完善备件准备工作,关键备件必须落实到位,避免因无备件造成停机。

5.5抓节约:查跑、冒、滴、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另外要教育员工增强节约意识,提高维修技术,确保备机质量,减少不必要损失和浪费,使每个维修工从点点滴滴做起。

  1. 重点继续探索稳定日产4000吨钢的生产组织模式,完成公司计划的125万吨产量任务,力争130万吨

6.1根据生产计划及来铁情况,合理安排铸机开停时间,确保中包寿命合理并保证产能最大限度发挥。

6.2目前制约钢厂产能发挥的主要是转炉,要完成日产4000t即班产1350t,在保证出钢量42t以上,即班产32炉。要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操作水平减少“三粘”现象,确保冶炼周期不超过28分钟/炉。

6.3优化生产组织,从原料、炼钢、准备、运行各工序入手,原料保证铁水供应,并保证包咀正常、不散铁,降低装铁难度、缩短装铁时间、废钢保证按量供应、块度适中、避免块度过大卡炉口影响节奏;运行车间与炉前装铁指挥人员密切配合,提高操作熟练程度,缩短兑铁、装废钢等辅助工序时间;炉前要提高操作水平、提高终点命中率、缩短测温取样时间、提高生产节奏;准备车间要确保钢包供应,杜绝转炉等包现象。所有这些要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提高现场指挥人员的协调指挥能力。

6.4抓好设备点巡检管理,特别是三台连铸机精度,做到每月定检、每年大修。确保设备完好率,并做好设备、备件准备工作,勤与设备采购部门沟通,确保备件供应,减少不必要的库存量。

6.5提高责任心,杜绝事故。开展劳动竞赛、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全员创高产积极性。

6.6优化工艺,继续抓好中包温度控制,保证中包温度合格率90%以上,为连铸创造稳定的浇注条件,并为连铸机提速创造条件。

  1. 技改方面:

7.1完成1#连铸机改造及水质改造,完成时间5月底。

7.2完成3#连铸机改造,完成时间3月底。

7.3对混铁炉炉衬进行修复,完成时间1月底。

7.4完成车间送冷风管道改造,完成时间3月底。

  1. 抓好安全生产,严防工伤事故、稳定员工思想,提高工作效率

厂部逢十检查,车间每周组织检查安全隐患,把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8.1加强全员职工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把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理念。

8.2新职工入厂要签订安全以师带徒合同,确保新职工到岗后能快速适应生产。

8.1坚持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安全管理,坚决消除麻痹松懈思想,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全年重大事故为零。

8.2思想是工作的基础,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我们炼钢厂全体员工都要坚定信念,稳定思想,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8.3不间断的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技水平。

  1. 现场管理与环境治理

现场管理与环境整治应作为我们的一项日常工作来抓。

9.1查现场管理漏洞,提高全员现场管理意识,完善细化指标。

9.2保环保设备运行正常,环保设备重点监控、重点维护。

9.3继续做好除尘系统的设备管理和运行管理,搞好岗位和厂区卫生,防止二次扬尘,狠抓炼钢等岗位的严细操作,防止冒黄烟,坚决杜绝环境事故。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们有成绩也有不足,在2012年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吸取今年的经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努力做好全面工作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恪尽职守,不断开创我厂工作的新局面。

炼钢厂

2011-12-31

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KYuWcXyH6FM4R1WDEGg4iQ

提取码: ycee

为我国炼钢事业添砖加瓦

联系我们夹杂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