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洁净钢更洁净
我们一直在努力

殷瑞钰院士自述

殷瑞钰是冶金流程工程学的创立者,从工程科学的层面上提出钢铁制造流程的整体优化概念和理论,引起钢铁界的重视,大力推进连铸技术等六项关键-共性技术的集成优化;基于对钢铁制造流程的本质和整体结构优化的研究,提出钢厂应具有钢铁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和废弃物消纳处理资源化三项功能,在新一代钢铁基地建设方案的技术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评)

 

 

 

 

 

 

 

 

成就贡献

1
2016年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
2
2012年 魏寿昆冶金奖
3
2008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4
2000年 冶金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5
2000年 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院士自述

1935年7月28日我生于江苏苏州的普通职员家庭。要写“自述”,平凡的工作、生活,实在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值得一“述”的事。

无忧无虑的中、小学生活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度过的。当时家庭和社会灌输的人生目标是要用功读书,长大了有学问好谋职,也才算有出息。少年的我并不完全理解家长的期盼,在中、小学阶段学习用功的程度和现在的“小皇帝”们相比,远远不及。可以说,12年中、小学阶段是在边读边,玩中轻松愉快地过来的。每次考试靠的是急来抱“佛脚”,加上一点“小聪明”。

1953年髙中毕业。母亲担心在经济上很难供养我读大学。幸运的是新中国刚建立,国家急需人才,政策规定:凡能考取大学者学费、食宿费全免,家庭困难的还可有生活补助金。经济不成问题了,读哪所大学呢?当时国家建设以发展重工业为基础,钢铁是重工业的基础,学钢铁专业吧。第一志愿报考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顺利被录取。全家高兴,并给了最后一次经济支持:一个行李卷、一只手提箱和10万元旧人民币(相当现在的10元)手头零用钱。踏上北上的慢车,60多小时的长途旅行,到达当时的北京前门火车站。一出站,“前门牌”香烟壳子上熟悉的雄伟城楼映入眼帘,18岁的人欣喜万分。

难忘的一次口试

进大学,在钢铁冶金系学习。当时大学内正提倡学习苏联,我们这一届要在四年内学习苏联五年制的课程,学习很紧张。记得当时大学里,贯彻的主导思想是“学习第一”,“独立思考”。说心里话,从大学开始,才懂得用功读书,而且也是认真地读书了。

四年中经历了许多考试,其中有一次口试使人难忘。这是魏寿昆先生主考平炉热工。抽签是四道题,稍作准备,全答对了。当时感觉和每一次考试一样,心想“5分”到手了。不料魏先生又问了一道题外题,是一道关于平炉炉底砌砖的问题。尽管下厂实习过,却答不准确,结果是考试成绩记录本上有了一个“4分”。这次口试,令人难忘的不仅是这个“4分”,而更为深刻的是开始懂得学问处处有,一个人学习、办事要事事认真、处处细致。从心底里感谢好老师,严谨的好老师魏寿昆先生。

到钢厂去搞转炉炼钢

1957年大学毕业。哪里去?作为苏州人,家中希望能分配到上海工作。然而,当时氧气顶吹转炉发明不久,虽然不太成熟,但坚信大有希望。听说冶金部准备在唐山钢厂搞氧气转炉工业试验,几个对转炉炼钢有兴趣的青年,抱着“为转炉炼钢而奋斗”的心情被分配到唐山钢厂。于是开始了漫长而丰富多彩的钢厂生活。

从实习生、值班技术员,转炉总工长,钢研所副所长、所长,直到副经理兼总工程师,在钢厂度过了中、青年时光。唐山钢厂在50年代只有6吨侧吹碱性转炉,但在五六十年代乃至70年代承担了部里下达的许多试验研究题。诸如转炉冶炼基本制度研究、中磷生铁冶炼工艺、高磷生铁冶炼工艺、转炉中铁水提钒试验、铁水提铌试验、氧气转炉喷吹石灰粉法冶炼超高磷铁水及提取磷肥试验、氧气转炉三孔喷枪开发研究、氧气底吹转炉试验等,转炉冶炼低合金高强度钢、重轨钢、炭素工具钢、合金弹簧钢、半镇静低合金高强度钢、半镇静易切削钢等品种开发研究,转炉与小方坯连铸机配合的生产工艺和产品开发以及与转炉有关的许多工程设计问题等。一系列的试验研究课题和工程设计问题接连不断地进行,作为年轻的技术员事事有兴趣,事事都参与。遇到试验,上夜班甚至“连轴转”是常事。正是经历了这些工艺研究、产品开发和工程设计工作,感到老师教的知识都有用,而且往往不够用,必须在工作过程中抓紧时间不断学习新知识,必须细致地思考,有时又要勇于跳出“框框”,追求新的领悟。

—件事令人感触良多。在70年代搞转炉炉龄攻关时,看到了一种不同常规的新现象转炉炉身下半部炉衬非但没有被炉渣侵蚀,在靠近炉底部位反而上长了100多毫米,经过仔细观察、分析,发现这类“上长物”竟然就是转炉炉渣组成。使人进而联想到在炼钢条件下,炉渣——炉衬材料之间的作用方式问题:在一般情况下是转炉炉渣将炉衬逐步侵蚀下来;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转炉炉渣非但不侵蚀炉衬,而且还可以粘附一融接在炉衬上不断上长。又经过热力学计算,发现某些炼钢炉渣在炼钢温度下会呈现液-晶共存特征,其中一些晶体有可能融接在炉衬材料的表面上。看来不能死读书,也不能一概而论,实践中仔细观察,从现象中注意理论分析,有时可能会有新思路、新观点或新规律被归纳出来。

哲学无处不在

人生旅途中有些事情会突然发生。1988年奉命自河北冶金厅调到冶金部任总工程师。开始从事更为宽阔的专业业务和管理工作。边学习边工作的过程给人以新的眼界、新的感受,不免又激发一些新的想法。就事论事可以直观地解决某些问题,甚至难题;系统思考则可能求得通盘方案,以致准确判断解决问题的“切人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钢铁工业呈飞速发展之势,其第一波是由氧气转炉的发明带动着各国钢厂朝规模经济发展。日本同行看得准,抓住机遇上去了。而我国对氧气转炉的兴起认识不足,加上“文革”干扰,延误了时机,令人遗憾。1973〜1974年发生石油危机,国际钢铁工业逐步进人以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为主要特征的结构优化时期,连续铸钢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全连铸钢厂的出现,使得钢厂在产品系列、制造流程、合理经济规模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必须认识到再也不能囿于单项技术、单个工序平铺直叙地来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要采取对工序功能的解析、优化和全流程的系统集成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来解决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学问上放开眼界,从以往只注意“专”而“精”,进一步上升到“博”而“通”,“通”则易“悟”。要“悟”出事物发展的本质,看清发展的规律,找准科技进步和提高效益相结合的“切入口”一必须高度注意各类钢厂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时至20世纪80年代,对钢厂结构优化而言,优先发展连铸是“中心环节”,是系统优化的“突破口”,必须推动发展连铸,“以连铸为中心”带动钢厂结构优化。要三年、五年、八年、十年连续不断地抓;要结合中国实际,年年有新目标、新措施扎实地抓,唯此才能奏效。连续铸钢的发展必然带动钢水精炼相互发展,铸坯热送。连续轧钢也被提到了日程上,整个制造工艺流程逐步优化,技术——质量——效率——经济效益有机地得到统一。使人感到,无论是搞科技工作,还是各类管理工作,哲学无处不在。不少科技问题,往往被人笼统地归结为数学模型问题,其实,再问可能还存在物理模型的调整、优化问题,再深究,其背后可能还有工程逻辑问题。从工程哲学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往往能更本质、更彻底、更优化、更系统。我相信,哲学无处不在。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技术员学习笔记 » 殷瑞钰院士自述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为我国炼钢事业添砖加瓦

联系我们夹杂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