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野中的工程
范铁军院长、王丽娟副院长、姜晓东副院长等院领导及各部门中层领导干部参加现场学习,各部门专业人员以视频会议形式同步参加培训,共同聆听了殷瑞钰院士的精彩授课。

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殷瑞钰授课
殷瑞钰院士指出,工程的本质可以被理解为利用各种知识、技术与相关基本经济要素,构建一个新的存在物的集成过程、集成方式和集成模式的统一。从哲学的视角看,工程活动的核心是构建出一个新的存在物。工程活动中所采用或集成的各种技术,特别是专业核心技术,始终围绕着构建一个新的存在物的需要而展开,所以构建新的存在物是工程活动的基本标志。从工程是现实生产力、直接生产力的视角看,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一般都要通过工程这一动态集成系统才能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进而通过市场、通过社会体现其价值。从现代工程的视角看,现代工程的理念体现着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特别是自然-工程-社会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工程与工程演化体现着价值与战略的取向,体现着具体发展步骤的选择与取舍,体现着对自然-社会-人文系统的适应性、选择性和进化性。
提及工程创新的重要意义,殷瑞钰院士强调,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问题,首先是实体经济性的工程问题,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直接的基本现实。工程在经济发展中已经凸现其重要性,工程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也正在凸现其重要性。工程架起了连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强调工程创新的重要意义在于突显工程创新的系统观和集成性创新,引导人们对工程系统根本性变革的关注。在新世纪背景和新时代形势下,作为哲学思考的重要对象之一,工程亟需用哲学的思维来武装和提升。哲学的超越和工程的超越存在许多交集和并集,因此,工程需要哲学,哲学要面向工程,工程界与哲学界互动,工程哲学应运而生,成为21世纪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新领域。
最后,殷瑞钰院士总结提出,工程哲学是面向工程实践的哲学,是面向直接生产力、现实生产力的哲学,是面向工程管理的哲学,是研究工程思维的哲学。在研究工程、构思工程、实施工程的过程中,一定要“眼中要有大气象,心中要有大气魄!” 希望冶金规划院能够不负使命担当,将工程哲学理念与规划咨询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工程创新,为我国冶金工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专业支撑。
范铁军院长表示,冶金规划院规划咨询工作的开展致力于为行业和企业客户提供集理念、方向、项目、技术、措施为一体的全方位技术支持与专业服务,其中工程项目是重要一环,希望全院员工在未来工作开展中将工程哲学领域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将哲学思想科学运用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与实施中,努力为企业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推动冶金行业进步做出更多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最新评论
嗨,这是一条评论。 要开始审核、编辑及删除评论,请访问仪表盘的“评论”页面。 评论者头像来自Gravatar。